癌症不治疗,会变得很可怕!
访血液与肿瘤科胡涵婷医师
文 / 洪存正
郑春鸿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务部):您对近藤诚医师反对病人接受正统癌症治疗的观点如何评论?
胡涵婷医师(血液与肿瘤内科):对於近藤诚医师的癌症理论,我最大的批评是:癌症不是「一种」病,它有非常多不同种类及形态,近藤诚医师把它统统都一概而论,这是非常以偏概全的说法,比如他说的「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疗」、「癌症发现再早也没有用」很容易误导大众。
癌症不只是「一种」病
从癌症医学史看,结合世界各国医学家的智慧发展到今天,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最近美国公共电视台把那本很有名的书「万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的书拍成记录片,我还没有机会看,但是书中对乳癌讲得很精彩。
几千年前埃及的女王有乳癌,她很痛苦,叫佣人把她的乳房割下来。我想,如果华佗遇到乳癌病人,他会怎麽做?我猜他也会把肿瘤割下来。
曹操头痛,华佗在头上凿洞引血,什麽地方有问题,最快的方法,不就是开刀把它刮掉吗?病人身上有个脓疡,化脓的东西,你就是要把它划开,把脓引掉。所以我想华佗碰到乳癌,大概也会开刀拿掉。
西方医学发展到十九世纪末期,因为麻醉技术的发明,所以手术可以更放胆地去做,外科发展得很蓬勃,可以做更大的手术,病人也还可以承受,这比起还没有麻醉的年代,是很不一样的。Dr. William Halsted发明大刀阔斧的乳癌的手术方式,除了乳房整个切掉以外,又摘除很多淋巴腺。
癌症的分类越来越精细
一个有智慧有良知的医师,他在摸索怎麽样去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应该都会反省如何尽量把肿瘤清除乾净来救活病人。後来发现,还是会有病人陆陆续续复发,所以知道,单靠手术很多病人可能还是不行痊癒,後来才会又加了其他的治疗,比方说放射线治疗,而化学治疗要直到1940年代才开始。
所以我们看医学史,可说和演化史一样的,是「适者生存」。适者是指「适合的、比较有效的」治疗,当然一定是它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才存留下来。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主流的肿瘤科医生,也都会承认,现在的癌症治疗当然还不尽理想,就像近藤诚医师所提出来的,手术有它的缺点、化疗有它的缺点、放射线治疗有它的缺点,这都是人生的现实,天底下没有完美的事情,但是我们也没有停滞在那里,我们一直不停地努力研发更好的治疗方法,以我们现在所有的知识,最好的科技尽力去帮助病人,但持续反省检讨,希望治疗能够越来越好。
科技的发达,使我们对癌症的分类越来越精细。我们发现同样一个癌症,可以分成更多的亚型。以乳癌做例子,以前我们只知道一种乳癌,现在我们知道说乳癌有所谓的荷尔蒙受体阳性、有Her-2阳性、有三阴性,我这次去美国的医学会年会的时候,三阴性的乳癌又可以分成六、七种亚型。
精准医学、个人化医学是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精准医学、个人化医学是癌症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还有价值的医学,希望给病人创造有价值的医疗,我相信未来癌症医疗会越来越好。的确,现在对有些癌症,手术也许不是很好的手段,手术可能会被排到比较後面的疗程;可是很多的固态癌,手术的确是必要的,手术必须在很前面做。
至於做手术的医生是不是合格的医生,他知不知道应该怎麽做才能把肿瘤拿乾净,才不会造成像近藤诚医师讲的:「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我不能说近藤讲的这句话完全错,因为的确有些医生不懂病人适不适合开刀,或医生开刀的方法不对,那的确是会对病人造成害处。但无论如何,不能以偏概全地说「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
乳癌有那麽多的亚型,处理的方法都不一样,美国第一期乳癌病人五年、十年存活率是接近100%。但到第四期,因癌细胞已经转移出去,病人的平均存活大概就是二年到三年,这很明显就告诉我们,早期发现癌症早期治疗是有效的。近藤诚医师说,「癌发现得再早也没用:在第一个癌症干细胞诞生的那一刻,癌症夺走宿主生命的时间就已确定下来」,这完全是很荒谬、无稽的讲法。
癌症不治疗会变得很可怕
在台湾,的确病人也许就像近藤诚医师说的,怕一动手术癌细胞就会「大爆发」,就不愿意动手术,而去吃中药,去做各种另类疗法。乳癌不像肺癌或胃癌,你看不到,乳癌就在胸前,你天天都看得到。至少我从没看到过吃中药把乳癌吃好的。我们倒是常看到病人吃中药拖了一段时间,肿瘤已经溃澜发臭,到这个时候,这些病人90%以上都很希望能够把她的肿瘤切掉,可是已经无法手术切除。
近藤诚医师说「癌症不可怕」,是吗?癌症刚开始的时候好像不可怕,它常常是不痛不痒的,但是到最後会变得很可怕,我承认癌症的主流医学治疗,目前不理想,也有很多的副作用,可是这是必要之「恶」,当然,的确有少数癌症是主流医学认为说应该跟他和平共存的,一些少数长得慢的、温和性的淋巴瘤,或者某些摄护腺癌,是可以观察,不一定要立刻治疗。但有很多癌症不会跟你和平共存,它最後会攻占你,让你痛不欲生。
关心支持的力量帮助病人顺利治疗
近藤诚医师讲那些反对主流癌症治疗的话,我猜他的脑海里,一定想起某一个癌症也许是适合的那样的描述,但是这样以偏盖全的说法,会误导大众以为所有的癌症,就是像他讲的那样,这会害了很多的病人。
癌症的治疗,虽然很多副作用,但是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很多配套的所谓支持疗法,会让治疗的过程走得流畅、顺利一点,把病人的辛苦减到最低的程度。我们面对每个病人的治疗,一开始都要设好一个合理的目标,当然免不了我们也会碰到一些真的是没有办法治癒的癌症,这时,近藤诚医师讲的就没错,疼痛可以有效的控制,有一些非手术、非放射线治疗、非化疗的做法,也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这些都应该包含在一个好的癌症医师训练项目里面的,一个接受完整训练的好的癌症医师,应该都要会做这些事情,而不是看到一个病人只会开化疗,只会一直电疗,或者只会看到东西就要开刀。
如果我们就要检讨现行的医学教育,我想近藤诚医师对医学界的控诉是值得提出检讨的。
主流医学对癌症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郑春鸿主任:讨论当然不能以偏概全,不过我们从癌症治疗历史来看,是不是也可以发现,有些先前的治疗当时是很「先进」的,可是到某个阶段,却发现它「错」了。现在的癌症治疗,会不会有一天也被发现是「错」,而且「错」得满离谱的。现在的癌症治疗,绝对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吗?请您评价说明。
胡涵婷医师:我必须深深相信说,目前主流医学对癌症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不会用「错」来描述癌症治疗史过去做的事情。以化疗为例,Dr. Sidney Farber被称为化疗之父,其实在他之前比他更早,最早的化疗是耶鲁大学有用芥末气治疗淋巴瘤。那是个意外发现,所以人生就是处处充满美妙的意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化学武器是被使用的,那时候,美国一艘载着化学武器的船,在义大利海边被击沉了,那些毒气就散落在海水里面,就当地的居民还有驻紮在那边的士兵死了上千人。後来,美国两位病理科医师,去那边研究,发现那些人的死因是骨髓都被抑制。从那个研究,医学家就想说,芥末气也许可以用来治疗骨髓有毛病的病。
耶鲁大学是第一个用化学物质治疗癌症的,这是一个意外发现,因为在那之前,几乎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治疗癌症,所谓冷刀跟热光,冷刀是手术,热光是放射线治疗,除了这两个东西以外,没有其他什麽好办法,因此用化学物质可以治疗癌症,这是一个在当时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就变成主流。
化疗没有特异性吗?化疗是有些特异性的,哪一种癌症要用哪一种化疗,还是有选择性、特异性。不管将来历史怎麽样演进,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不再用化疗来治疗癌症也说不一定,但是这也不叫做「错误」,这只能说我们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高点,对癌症还没有办法有那麽多认识,我们所能够用的工具就只现在这些武器。
化疗还是有它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近藤诚医师还说:「免疫系统无法杀灭癌细胞:强化免疫力无益於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效的。」今年在美国癌症医学会的最热门话题正是「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新的想法吗?不是,老早我们就观察到我们的免疫能力,应该有能力去控制某种程度、数量的癌细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免疫更强化一点,连大的肿瘤都能控制,这是老早就有的想法,只是免疫系统很复杂,所以一直我们都没有掌握的很好。
最近的十年是癌症治疗非常令人兴奋鼓舞的时间,对癌症的了解越来越多,增加了很多所谓的标靶药物,将来应该继续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许有一天真的不再会使用化疗,就可以把癌症治好。可是化疗真的还是有它很重要的地位,今天儿童血癌,至少七、八成都可以治癒,Dr. Farber的年代,他是第一个用化疗来对付血癌的,但他没有治癒任何的小孩子,他只是说让小孩子活的久一点,有短暂的缓解。我们可看到1940年代中期到现在进步多少,所以在历史上化疗肯定永远有它的地位,与值得称颂的地方,不过将来大概我也预测会逐渐摆脱化疗的使用。
免疫治疗是解开癌症治疗的秘密之钥
最近热门的医学界话题之一,是美国很多医院要用Watson电脑帮忙处理资料,所以可以协助整理庞大的基因检查的结果,用来做治疗的决定,这其中一个参与研究的医生,他自己就是血癌的病人,他在医学院念书的时候,得到血癌,治疗後又复发,复发之後因为基因检查,发现说他可以用某一个标靶药,所以他就被治好了。
我们不知道说还要多久才会实现每个病人的治疗都可以量身订做,因为他的基因的特性,我们给他一组专属的药物。现在肺癌治疗开始慢慢有这样的进展了。肺癌每一个所谓的重要基因突变,所占的比例都是所有肺癌的2-3%、4-5%,并不是说70、80%的肺癌都带同样的基因突变,但只要诊断肺癌有这个基因突变,我们就用这个药。换句话说,这个肺癌病人是百中挑二、三用这个药,百中挑四、五用这个药,治疗是会变得精细到那种程度,我猜以後可能很多不同癌症也会这样,这是一个好的正确的方向。
可是这样有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呢?也没有完全,因为癌细胞很聪明,你用这个标靶药,过不久它就又另寻他途,又找出另一套生存之道,所以免疫治疗变得很吸引人,免疫治疗就是用你自己的免疫系统,当你癌细胞又换了一个方式,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可以适应有记忆,所以效果可以持续存在。这会是很令人振奋、很鼓舞的解开那秘密之钥,我们这才发现总算可以慢慢治癒大部分的癌症。(续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