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里没有惧怕

[最後编写日期:2014/05/05]

文 / 周小姐

  我是一位交大四年级生的母亲,我的孩子在和信医院,已接受了12次的化疗。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表达对贵院护理人员的感激之情。

未挂号就以电话谘询病情

  孩子在三月份,经切片病理分析得知罹患肿瘤;我们表面冷静陪伴,其实惶恐不安。孩子不考虑休学,希望就近在新竹接受疗程;幸因一位好友建议再到和信做病理确认。初诊之前尚未挂号,院方就以电话对孩子做详细的谘询,这样的医院作风令我们很意外。初诊当日,建立新病人的档案,更追溯至孩子出生当时的细节问题。这一流程,让我们着实对贵院的医疗生起相当的信任感。

尊重、亲和的医病互动

  首次与陈荣隆医师见面,他温文、亲和地向孩子就相关问题再提问时,我回应了孩子在四岁左右,曾因注射退烧针剂而体温过低、心律不整的纪录。孩子向来个性内敛,担心我回应过多干扰医生,正出言阻止时,不料,陈医师竟表现非常在意的态度,进一步希望我能提供药剂名称,而且告诉孩子,这是他个人很重要的药物反应纪录。近5小时的初诊,我们几乎忘了是陪伴重症的孩子来就诊,那一份尊重、亲和的医病互动,安定了焦虑的心绪,也决定了孩子化疗的就医处。

用心阅读黄院长的《用心聆听》


  用心阅读黄院长所着《用心聆听》,我们对和信所坚持的医病关系、服务品质、医疗成效的理念,在这段近半年的日子里,深有感怀。院方行医的自我期许、全方位照护,是真实的践行、体现,而非仅是一份理念。而陈医师主动提供私人时间协助,照应孩子在医疗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状况,更让孩子对医病关系,有极大的信赖及安全感,完全展现行医者的情操。

处处为病人设想

  12次的化疗期间,我们真实感受到陈医师没有丝毫的权威对立的医病关系。因为工作,孩子化疗需占用陈医师的个人周末休息日达半年之久,他完全不假思索地答应我们的安排。孩子在疗程中,曾因骑机车摔伤就医,当他看到孩子手上带着护具,像自家长辈般关切询问,并且即刻提出希望能看到孩子的各项检验、影像的报告,明显感受到他对主治的病人所有病历都抱持不厌其烦的好奇及关注的责任。当天他便针对孩子的外伤情况,安排更多项的血液检查,完全是院长书中所谓:「处处为病人设想,主动提出促进、改善医疗品质的建议」

「重要的是你们都能放心接受疗程」

  当天的检验报告,呈显发炎指数(磷酸肌酸激酶)过高,当护理师转述告知陈医师已做过评估,可例行循常态疗程,我个人当时略有不安的神情,不料六北病房邓瑞枝护理师敏锐察觉,主动提议说:「妈妈,你如果有任何不放心及顾虑,我们先暂缓,请陈医师当面为你说明。化疗非同一般,病人和家属都要能安心才好。何况第一剂(Doxorubicin)与心脏有密切关系,你的担心,我能理解。」
  接着便听到她在护理站以电话和陈医师联络,之後又听到她在和药剂师联络确认化疗药剂的保存时间及冷藏方式。在一旁看着的我,心中早已深受她的敬业态度及同理我的心情的善意感动不已。放下电话,她转身向我,温和体恤的说道:「妈妈,陈医师正在开会,会议结束他会到病房找你,跟你详细说明。」
  看着时间,我知道延迟疗程将影响她交接班的时间,像她致歉,她回应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能放心接受疗程。」言至此,我的心还充满着她所让人感受到的白衣天使情操与使命。

医师作业品质是维系医疗品质的主轴

  当陈荣隆医师会议结束来到病房,他毫无因我们的迟疑而有丝毫不悦,一如平常,他亲切的带领我到护理站,开启孩子的病历档案,将孩子的验血报告结果仔细的说明,而且比对车祸就医时的指数,让我完全在有绝对实际数据的资讯下,放下疑虑才进行当天的疗程。回顾这些点滴,相信在院中接受医疗的病人及家属,都一定能感同身受,那不是简单一句「谢谢」能说明言及我内心的感激。这一次的经验过程,正符合黄院长在书中写的:「医师作业品质是维系医疗品质的主轴。」「医疗推行期间,医病两者皆需慎审」

医病生态中彼此善意的对待

  在这半年的疗程岁月中,温馨体贴的片刻不胜枚举。在六南病房偶因不易顺利抽血须再扎针,总会听到护理人员轻声的向孩子说:「对不起,不好意思,再忍耐一下我们换个地方再抽。」听着、听着反倒是我们不舍她们言语间流露的自责。我们总也连声的劝慰。
  经过几次较熟悉化疗的步骤,才留意到这些护理人员总要弯着腰进行护理工作,一天12小时下来,其实非常吃力。我才懂得把椅子准备好,让她们腰背不要负荷太过。也发现同房家属也会调高病床,让她们不必太过度弯曲腰背。
  您能理解何以医病的生态中,流露着如斯善意的对待?因为她们势必在专业护理的动作化的背後,薰习了对病人及家属的人性化对待理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份对生命的尊重态度,自然地我们也为她们自我期许的庄严,生起了敬重。那一份彼此的关爱,是自然流露。而其中更有我们深深的感谢之情。

安定了我们曾有的焦虑、无助思绪

  在孩子不休学,我们必须维持正常的工作,还要为保护年迈的奶奶,隐瞒孩子的病情,这并非我们生命中曾经学习过的经验。这一路经历半年的日子,我们不因这突袭而来的挑战失去生活中的欢笑,不因相关病理的种种资讯之吓阻,而失去生命自恃的温暖态度,不怨天、不尤人,我们真的要感谢和信所坚持医病关系品质的理念,医护人员落实展现。更要由衷地感恩陈医师致力於医疗、专业的态度,总能主动在问诊後,为更促进了解病情而增项检验。以其专业的知识,理性的分析,果决判断,谨慎地给予病者「身」的医疗。然而,我们却又从未感受到他僵化於学术权威的对待,取而代之,反而是不厌其烦地倾听我们提出的种种疑虑,而回应当下总在言语间流露着人文关怀气质。赢得我们在理性感知的信赖,温暖了我们承担孩子病情的「心」境,安定了我们曾有的焦虑、无助思绪。

对病人的关怀真诚由衷

  视病如亲,是我们就医期间的深刻体会。有一次孩子在六南护理站报到时,他的主护人员就亲切地说:「你来了呀!」。当天护理长江孟冠刚好到病房协助,在我致谢寒暄时,她满脸笑容地说:「今天听到护士跟你们打招呼,那一声『你来啦!』,好像欢迎来家里串门子的好朋友,听起来好亲切。」她又说:「这种感觉真好。」想必这是他们自我要求与病人互动的温暖应对。
  视病如亲,更是陈医师最常让我们感动的作风。有一次一位同房病人和孩子一样罹患血液肿瘤,已完成疗程正在做「追踪复诊」。他非常善意地跟孩子分享他就医及养身的经验时,陈医师正好进来病房,我转身告诉他,谢先生正在跟孩子分享的事宜,他即刻转向谢先生,一贯亲切斯文地说:「谢谢!」完全像是来医院探访孩子病情的长辈。这短短几分钟,我们深刻体验到陈医师对病人的关怀是那麽真诚由衷。回忆至此,我双眼再次湿润,陈医师谢谢您!

所有同仁的同心善念调制的安定剂

  孩子已完成12次疗程,在医生及护理师姐姐们中说的:「毕业了」。接着「追踪复诊」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与谢先生有缘认识,得知他再次住院,是因为追踪门诊,做了例行的肺部检查,原定下次门诊看报告,门诊结束才刚回到家中,就接获医院的电话告知肺部恐有感染,须立刻回院住院检查。
  就一般的医疗体系流程,谢先生应是在下次门诊才会经由医师为他说明检验结果,如果是如此恐怕已耽误了及时的医疗。黄院长在书中写道:「复检或复诊不只可以用在诊治後的追踪,也可以是寻求正确诊断的工具」更是院长在《养成对病人负责的习惯》章节中所谓:「应密切追踪观察、修正。不论是照顾门诊或住院病人,都应该有前瞻性,全盘的照顾计画,而不是等到下次看到病人时才临时做决定。」这样的负责态度,我们亲眼目睹、亲耳听闻。这一切对面对重疾的病人与家属,是一帖非常迫切期待的安定剂,是经由实际上、下所有同仁的同心善念调制的安定剂。

打赌,赌输了,要剃光头

  我-一位大四孩子,罹荷杰金氏症病人的母亲,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这样人性化对待,高质化理念的医疗体系下,开朗达观地接受化疗,疗程期间不但体重未减,反而增加了4、5公斤。当光着头在家族聚会时,被不知情的长辈、表哥、姐们问及时,总笑着回答:「我跟同学打赌,赌输了,要剃光头」。他顺利地完成整学期的学业,还一直协助转系的同学完成专题及报告、作业等。这一切,真的要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全方位的照护。当然住院期间整理环境的阿姨们,也是我们要感谢的人,是她们辛苦的维持才让我们得以在清洁的病房中养生疗病,谢谢您们。

病苦也是生命真实的一程

  叨述繁琐,是发自真心的感恩!藉贵院双周刊的版面,真诚地劝慰同为院中病人的朋友及家属,病苦也是生命真实的一程,在生命中的每一阶段,让我们无悔无憾地去体验,纵使在健康不可逆转的境地,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感谢台湾的健保体制,感谢和信温暖的医疗生态,放下您的病苦,安心地与医事人员审慎配合。相信理性的信任,感性的体会,我们心灵会更趋智慧,在这场与病缘会的际过中,身心而安、平安喜乐。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