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经区医疗商业化道德崩坏危机

[最後编写日期:2014/08/14]

访和信医院黄达夫院长

文 / 黄以敬
图 / 许昱裕

  政府积极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将设专区开办享有租税优待的国际医疗机构,招收国外自费病患;不仅特例松绑外籍资金及医师,也准许国内医师入区执业。政府美其名是鼓励医院「企业化」,但医界质疑是鼓励医疗「商业化」追求营利;和信医院院长黄达夫更警告,医疗机构及医师一旦为追求营利、盈余,国人医疗支出一定会不减反增、扩大恶化,这更将是台湾医界道德崩坏的危机化。

医院公司化成营利是政府精神错乱

问︰政府号称自经区国际医疗,是要让医疗机构企业化经营,让医疗加值,不要靠健保维持;却引发医界、公卫界发声反服贸、反自经特区?

答:我和医界大多数人士都不反对医疗国际化,认同鼓励台湾医疗与国际接轨。但要推动国际医疗,其实只要全面开放医疗签证、放宽居留期限,让国际病人方便就医就好,何必大费周章修改医疗法,还订特别条例去营造特权专区,成为「一国两制」?动机及想法让人无法理解或认同。
  台湾全民健保有超过九十九.七%人口纳保,人民不再因病或贫而无法就医,这是人权伸张、社会公义的呈现,这个公益价值成为台湾医疗的骄傲。
  我最反对的是,无论自经区国际医疗或未来两岸服贸协议,政策多是以「开放营利」的商业化想法去做设计,心态是要让医院开创财源,医师冲自费、赚外快,要减少健保财务压力,但这跟健保的全民医疗共享概念背道而驰。
  政府是精神错乱,不但设优惠特区,还要修医疗法,将特区医院公司化成营利机构,彻底摧毁台湾健保的核心价值。一旦医院和医师有了要创造利润盈余的想法,自费项目会增加,非必要的检查诊疗、手术也会增加,例如会劝病人用动辄二十多万的人工手臂手术等。
不仅民众医疗负担加重,国家医疗支出将不减反增。这更将是医界道德崩坏的「危机」,不是真正照顾病人,而是靠病人赚钱,没钱的人将更看不起病。

「五大皆空」比名医外流更严重

问︰支持自经区者另有说法,要改善名医外流或西进中国?利用特区医院可把名医留住?

答︰这是「头痛医脚」。目前台湾到中国的医师数量其实并不多,甚至越来越少,因中国也在扶植自己的医院及医师,把国际及台湾的技术都学去。
  台湾早就开放国际病人自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来台就医;例如高雄长庚医院的陈肇隆医师,是国际早享盛名的肝脏移植专家,国际病人慕名而来,他哪有时间到中国或特区执医。
  台湾目前留不住医生,是健保给付制度的问题,较辛苦、风险高的科别留不住人,因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急诊等「五大皆空」窘境,人力转往医美、牙医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科别,这问题比所谓名医外流更严重。

医疗国际化不能影响本国病人

问︰国内开放国际医疗已有六年,卫福部认为一年国际住院三八四五人次、门诊十一万五五六九人次,仅占全国健保门诊○.○三%,且以健检医美为多,对国内医事人力资源无影响?


答:政府应公布各医院数据,让民众了解哪些医院做哪些国际医疗?各院在健保及国际医疗的门诊及病床分配,再看各家医院医护人力比重及负荷状况。
  政府公布的国际医疗看似比例不高,一方面也是因为台湾病床、门诊数量太多,母数大;美国早已医疗国际化,但靠真才实力吸引病人,不是靠设立特区。国际病人的收入确实可挹注医院财务,但不能影响本国病人。
  台湾要做国际医疗,最大问题是医院国际化还不足,例如医事人员外语能力多不足,就算大费周章设医院,只怕外国顶级自费病人不会多,锁定的还是中国、华侨等华裔病人。政府引为示范的新加坡、泰国等推国际观光,这些国家英语环境强,较可吸引国际病人;但这些国家的国际医疗大多也是医美、健检等。台湾在五大皆空状况下,难道要更多医院及医师去做国际医美健检?岂不提油灭火?
  讽刺的是,过去我也很希望引进在美国完成医学教育的华裔外籍医师补强国内五大皆空,也有助台湾医疗机构国际化,但卫福部一直不松绑。
  如今政府却突然要搞一国两制,要特例开放外籍医事人员在特区工作,可以不领台湾执照,相对却仍限制国际医事人员进国内医院。所以是自费、有钱病人可享国内外医师服务,国内健保医疗体系则不能国际化提升。这岂是应照顾全民的卫福部该做的事?

自经区只会把医事人力更抽离健保体系

问︰为推动自经区医疗,卫福部对立院报告国内四万两千位执业医师,自经区不会加重医师五大皆空?

答:政府甚至宣称要用国际医疗专区的利润来回馈补强健保收入赤字,似乎把这当成要挽救五大皆空的对策,让人啼笑皆非。
  为减少五大皆空的冲击,政府每年至少要花四十亿公帑补强五科医疗给付、二十亿加聘护理人员及减工时;但另方面却又要让国内医院人力去自经区加班兼职,去做医美健检,更是矛盾。
  国内医师培植有总额管制,无论自经区国际医疗或是服贸的医疗开放,都只会把医事人力更抽离健保体系,健保五大皆空恐更恶化,对台湾病患及医事人员而言, 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对国内医疗环境的冲击绝对会扩大

问︰卫福部称将限制医师到自经区工作不超过每周二十小时,国际医疗机构会限制家数且每家只两百床,不会瓜分健保资源?

答︰医改团体质疑,到自经区医院每周工作二十小时,等同开放医师每周几乎五十%工时可兼职,不仅影响健保医师人力,更将使得医界人力流入利润较高科别的失衡状况更恶化。健保医疗品质也将下降。  
  我担忧的另一原因,也是为了基层医护人员。我很支持医护人员的报酬薪资应合理提升,但不能利用营利盈余去驱使医事人员赚钱。目前许多医师每天病人高达七、八十人,护士被迫连续值班,但医院获利未必回馈员工,因此,基层医护人员也很担忧自经区政策将诱使医院更营利化、更照顾股东利润,却更忽略基层。
  官方说目前先设一、二处示范医疗机构,但将逐步放宽,恐会分布全国各地。只要政策设计医疗商业化的基本理念是错的,对国内医疗环境的冲击绝对会扩大。

当务之急是改革健保给付制度

问︰医院财务发展与国际化如何兼顾?有何建言?

答︰世界各国都在推动国际医疗,救人不分国界,台湾各医院也早有在做,但应是让医疗国际化,未必是营利化。且各国医疗还是以本国病人为先,美国Cleveland Clinic等一流医疗机构都有国际病人慕名而来,但对自费病人设限一定比例。
  政府是应松绑、让国内医院运作及人力可国际化,技术及服务能达国际水准;但不是鼓励特权医院去收自费病人,提高获利产值的商业化。
  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健保给付制度,让辛苦的科别医师可得到合理给付,促使各科均衡发展;且要提升医院经营效率,门诊量、病床占床要降低。有的医院平均占床天数达八天、十天,目前和信医院占床天数降到四天,就是将检查、一般诊疗多安排在门诊完成,以减少占床、增加病床使用率。
  最重要的是,台湾必须建立以健保为核心、朝着可长可久的医疗体系发展,而不是要炒短线、讲利润的商业医疗政策。(本文转载自自由时报,作者为自由时报记者)

 

示范区拚经济别扯上医疗

文 / 黄达夫院长

  我一直认为杨志良前署长是位仗义直言,经常把台湾的医疗真相大声说出来的人。不意他这回不但站出来支持自由经济示范医疗特区,要将医疗商业化,还为它做广告,令我大吃一惊!

商业经营 腐化价值观

  因为将医疗及教育当生意做,基本上有违非营利事业的核心价值。因此,我主张将医疗与教育事业排除在示范区外。我真不能相信,长久以来,代表医界公义之声,严厉批评医院管理者不将盈余用来改善医事人员的劳动条件,却不断地「扩建医院及军备竞赛」的杨前署长怎麽会一时昏头,赞成政府将医疗服务拿来拚经济呢?不就反而正当化这些医院不当的经营策略,名正言顺地将健保盈余搬到特区设立商业化医院,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吗?
  台湾政府政策最令人诟病的是,经常忽略人民的需求与人民的声音,而以彰显政绩、争取选票为主要考量,而且,还存着侥幸心理,不论如何,先做了再说。殊不知魔鬼藏在细节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策略规画及影响评估,并且把所有执行细节都确定下来以前,轻易推行任何政策,不但治不好痼疾,反而引起更多更严重的後遗症。
  眼前诸多社会重大争议事件,如十二年国教的灾难,合宜住宅的不合宜,清华大学退回宜兰蚊子校区用地等都是不能忽视的例子。错误的政策比贪污还可怕,殷监不远,政府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助长产官学互利的共犯结构,进一步混淆台湾医疗的价值观,腐化台湾的医疗风气。

救五大皆空 关键在卫福部

  话说回来,我倒是非常认同杨前署长最近在本专栏所发表「发展国际医疗,有助人尽其才」一文所说:「黄煌雄监委根本是「下错诊断、开错药」,五大皆空的现象,问题不在健保,而在医疗管理者。问题是卫福部敢不敢得罪各大医院的诸侯」这个论点。
  我只是很好奇杨前署长既然明了「五大皆空」正确的诊断,为什麽他在位时没有对症下药,由卫生署「实施『棍棒』」的监督策略,建立制度,去迅速解决五大皆空的问题,将台湾濒临崩溃的医疗体系从加护病房中拯救起来,却眼睁睁地看着它急遽恶化呢?
  也许杨前署长当时忙着处理长庚医师与长庚医院之间,是雇佣关系或合夥关系的争议,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集体造假,为假病人开刀骗取保险金的问题,以及署立医院高层将核心医疗外包的贪渎案件,而在离职前来不及解决「五大皆空」的问题。显然,他壮志未酬,革命尚未成功。但是,今天他对於「五大皆空」问题所开出的处方,却是一帖偏方,无法药到病除。
  杨前署长最清楚,今天不遗余力地在推动国际医疗的领导人物,不就是您所说的「卫福部不敢得罪的各大医院的诸侯」吗?您今天竟然还要提供他们到特区更大方地创造更多利润的正当理由,令人匪夷所思。
  我想在此,以最诚恳的态度请求杨前署长,秉持您一向嫉恶如仇、勇於任事的热忱,勇敢面对卫福部不敢得罪的诸侯,自愿跳出来协助卫福部「对症下药」,用对的方法,积极解决五大皆空的问题。让台湾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尽早脱离血汗的苦海,人人皆能尽其才,快乐地工作,则是功德无量,且不但是医界之福,更是全民之福。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