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医药产业 谁来保护病人?
(和信医院院史室提供)
文 / 黄达夫院长
记得去年卫福部在病人及家属游说下,拟对癌症免疫细胞治疗法案修法,在人体试验阶段允许病人经过申请後,使用还在研发中的药品。对此,我站在保护病人安全的立场,持保守态度,上书卫福部长建请审慎处理此法案。
新药快速上市 病人恐受其害
接着,美国总统川普竞选时,宣称要松绑医药产业,要解除美国新药研发的障碍,让新药快速过关。对於川普这样的想法,个人深不以为然,个人深信,新药快速上市,短期内虽能促进制药产业的成长,然而,缺乏FDA严格把关,反可能让不良药物进入市场,让医界及投资人无所适从,而影响了股市,最後,使病人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则将为药厂、政府带来集体诉讼,高额赔偿的大灾难。
今年初,根据FDA报告,列举近年来22项完成第二期人体试验的新药、新疫苗及新医材(心脏支架)初步判定安全,而且有疗效,但是到了更大型、人数更多,评估更严格的第三期人体试验後就,被淘汰了。
一般而言,被FDA筛选进入人体试验的新药,经常是由优秀的研究团队经过许多年潜心的研究、开发,而且都深深相信开发出来的新药,会对病人有助益,也会因而获利。
然而,根据FDA最新统计,新药临床试验有高达92%的失败率。如果依照川普的想法,只要第二期小规模研究证明安全就放行,不知会让多少病人暴露於无效或有害,甚至会引起死亡的医疗,其後果不堪设想。
进入人体试验 数据证明失败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前述22个案例之一,就是国际大药厂辉瑞(Pfizer)研发的新降胆固醇的药Torcetrapib,它的优势在於它不但能提高好胆固醇(HDL),而且能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指数。药厂共花了台币240亿元开发此药,进入第三期人体试验,共招募了超过15000个病人参与,结果,事与愿违,发现服用新药Torcetrapib的病人群比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死亡率及心脏病发作的机率都比较高。
临床研究团队的主持人Dr. Chuck Shear事後,在一个访谈中说,那天清晨接到主持资料分析团队的主持人的电话说,「FDA审查小组建议我们中止试验,我同意了!」因为,他无法否定摆在眼前的数据。当时,他的感觉就像突然间失去了一个至亲一样,青天霹雳。他说:「经过17年日以继夜的研究,终於要走到盼望着的终点,期待的是丰收的结果,压根儿没想到过不会过关这回事,几百位研究人员历经十数年前仆後继的心血,一瞬间化为乌有。
这就是新药、新科技研发人员所必须面对的冷酷事实。不管立论、构思多麽完美,只有数据决定一切。
撰写此文,我想传达的讯息是,在证据说话之前,一切都是臆测,都只是假设。做为一个参与并观察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超过50年的医师,谨守「首先不造成伤害(First, do not harm)」医师誓言,我认为松绑医药产业是爱之适足以害之的错误政策。(本文原刊於联合报健康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