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健品管理越来越严了

[最後编写日期:2015/05/07]

消费者自求多福,自己要当「半仙」

文 / 于思
审订 / 姜绍青(药剂科副主任)

  亲友要到美国,你会不会请他们回国时帮你带几瓶维他命、银杏、大蒜精、诺丽胶囊、鱼油……一些数不清的「保健食品」(在美国被称为「膳食补充剂」)呢?这些瓶瓶罐罐在台湾也有得买,为什麽你还要亲友从美国带回来呢?「便宜」,的确,美国几乎可以称为「保健食品」的「天堂」,超市到处可见林林总总的「保健食品」,好像没人管一样。
  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医师(不是美国执照),可以自由地开「处方」给人吃。直到2012年,美国有六个州份没有法律监管中医,一般称为「东方医学(Oriental Medicine)」又或「针灸学(Acupuncture)」,包括阿拉巴马州、堪萨斯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奥克拉荷马州、怀俄明州。所以,在这几个州的「中医师」(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开中药给病人,都可称为「保健食品」。

美国保健品管理越来越严了

  未来,到美国买「保健食品」,种类可能没那麽多了,因为美国保健品零售商将被以更严格品质标准来管理。3月30日的《纽约时报》报导,全美最大的膳食补充剂专业零售商GNC(General Nutrition Centers,1935-)已经同意采用全新的测试流程,其品质控制标准将远超联邦法律的强制要求。这对於每年330亿美元的GNC保健品行业影响重大。
  稍早,前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曾指控GNC以及其他三家主要的零售商:沃尔格林(Walgreens)、沃尔玛(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售卖的草本保健品存在欺诈,可能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纽约总检察亲自测试「保健食品」成分

  总检察长办公室测试了78瓶现在热销的自有品牌草本保健品,分别在纽约州各处十几家沃尔玛、塔吉特、沃尔格林和GNC门店购得。研究人员使用先进手段进行了DNA测试,但在每五瓶中,就有四瓶检测不到标签所列植物成分的DNA。
  而测试中还经常发现一些标签没有列出的植物和其他成分。例如,在GNC声称可以“提高活力和整体元气”的人参丸中,研究人员没有检测出任何人参DNA,但却发现了粉状大米、小麦、松树和某些室内植物的成分。
  GNC在全国拥有6500家门店,年营收逾26亿美元。该公司说其草本产品已通过多次的严格品质控制测试,其品质是可靠的。该公司表示它将在未来18个月采取额外的品质控制措施。
  事实上,《纽约时报》2013年早就报导过,膳食补充剂虽然在标签上标明了草本药材,实际上只不过是粉状大米和杂草这样的廉价填充料,或是含有大豆、坚果(cheap fillers like powdered rice and weeds, or evidence of soybeans, tree nuts)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成分,对於过敏人群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美国是保健食品的「天堂」呢?

  为什麽美国是「保健食品」的「天堂」呢?实际上在美国基本没有「保健食品」的法定定义,凡可供食用的产品均受到隶属於「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的「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当作食品或药品加以规管,其依据法规则为「联邦食物、药物及化妆品法(The Federal Food,Drug,and Cosmetic Act)」。
  在美国,除非有确实证据证明危害健康,否则食品可「假设安全食用」。食品只要在「合乎卫生」的条件下生产。食品甚至还可附有健康功效宣称,只要宣称符合食物及药物管理局(FDA)所订的若干要求,包括符合专家的科学协议针对该项声称的认同(绍青:看不懂)。就可在「保健食品」的商品上「载述」。这样的管理,似乎比台湾要宽松一些。(绍青:台湾没有保健食品,或是您认为与台湾的健康食品比较)

台湾的《健康食品管理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台湾的《健康食品管理法》,立法原则基本仿效美国,但规定趋严。在台湾「健康食品」也可以在包装上及广告附有健康功效宣称,但只能照规定有以下的「字样」,不可自行更改添加:「调节血脂功能、调整肠胃功能、免疫调节功能、辅助调整过敏体质、改善骨质疏松功能、牙齿保健功能、调节血糖功能、护肝功能(针对化学性肝损伤)、不易形成体脂肪、抗疲劳功能、延缓衰老功能、辅助调节血压功能、促进铁吸收功能等十三项」。
  至於哪些「功能宣称」会被认为是涉及医疗、夸张违法的呢?
  根据卫福部103年1月7日的《食品标示宣传或广告词句涉及夸张易生误解或医疗效能之认定基准》规定,只要「健康或保健食品」有以下这些描述的,均属违法:
(一) 使用下列词句者,应认定为涉及医疗效能:
1. 宣称预防、改善、减轻、诊断或治疗疾病或特定生理情形:
 例句: 治疗近视。恢复视力。防止便秘。利尿。改善过敏体质。壮阳。强精。减轻过敏性皮肤病。治失眠。防止贫血。降血压。改善血浊。清血。调整内分泌。防止更年期的提早。
2. 宣称减轻或降低导致疾病有关之体内成分:
 例句: 解肝毒。降肝脂。
3. 宣称产品对疾病及疾病症候群或症状有效:
 例句:消滞。降肝火。改善喉咙发炎。祛痰止喘。消肿止痛。消除心律不整。解毒。
4. 涉及中药材之效能者:
 例句:补肾。温肾(化气)。滋肾。固肾。健脾。补脾。益脾。温脾。和胃。养胃。补胃。益胃。温胃(建中)。翻胃。养心。清心火。补心。宁心。泻心。镇心。强心。清肺。宣肺。润肺。伤肺。温肺(化痰)。补肺。泻肺。疏肝。养肝。泻肝。镇肝(熄风)。涩肠。润肠。活血。化瘀。
5. 引用或摘录出版品、典籍或以他人名义并述及医药效能:
 例句:「本草备要」记载:冬虫夏草可止血化痰。「本草纲目」记载:黑豆可止痛。散五脏结积内寒。
(二) 使用下列词句者,应认定为未涉及医疗效能,但涉及夸张或易生误解:
1. 涉及生理功能者:
 例句:增强抵抗力。强化细胞功能。增智。补脑。增强记忆力。改善体质。解酒。清除自由基。排毒素。分解有害物质。改善更年期障碍。平胃气。防止口臭。
2. 未涉及中药材效能而涉及五官脏器者:
 例句:保护眼睛。增加血管弹性。
3. 涉及改变身体外观者:
 例句:丰胸。预防乳房下垂。减肥。塑身。增高。使头发乌黑。延迟衰老。防止老化。改善皱纹。美白。纤体(瘦身)。
  这麽严格的管理,真正收到的「吓阻」效果如何呢?不劳官员查察,你只要到居家附近的药妆店逛逛,随手在架上拿起「健康食品」读读它的说明就可以知道,根本就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厂商「文采」之丰富动人早就没在「鸟」什麽卫福部了。

自求多福,自己要当个「半仙」

  看来老百姓真的要像马总统的题字「自求多福」,自己当个「半仙」,多多考察一下什麽当吃;什麽不当吃。
  有病当然要去看病、吃的是「处方药」;没病想要「更健康」,才会想去买「健康食品」。另一种情况是卖「健康食品」的厂商吓唬大众,某一种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而他卖的「健康食品」没有副作用,暗示(或明示)有同样或接近的疗效,鼓吹病人来买。
  问题是有些「健康食品」不但吃了不会「更健康」;还真会有副作用;尤其当具某种成分的「健康食品」和某类药物一起吃下肚的时候,会起严重的交互作用,那就不可不察了。(例如银杏叶萃取物与阿斯匹灵并用将提高出血的可能)
  根据卫福部96-98年(卫生署时期)两年科技研究计画<建立健康食品非预期反应之资料库及通报系统以提升病人安全>,依文献归纳出华人最热门的「健康食品」成分包括大蒜、人参、银杏、红麴等的副作用及交互作用,大家不妨看看:

大蒜

  大蒜可能之副作用如下:过敏反应(接触性皮肤炎、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肠胃道副作用(小肠阻塞、上腹痛、食道痛、吐血、血便)、抑制血小板功能(抗凝血功能)、引发姿势性低血压,眩晕(类似梅尼尔氏症)。
  而药物和大蒜可能之交互作用如下:大蒜并用,短时间可能增加ritonavir血中浓度,引起肠胃道副作用;可能降低saquinavir血中浓度;大蒜和warfarin并用,可能延长血液凝集时间,也可能增加手术後出血机率及自发性脊髓硬脑膜上血肿。大蒜和chlorpropamide并用,可能增加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

人参

  人参可能之副作用包括:失眠、腹泻、阴道出血、乳房疼痛(mastalgia),也可能与Stevens-Johnson Syndrome有关。使用人参之禁忌:高血压、急性气喘发作、急性感染期、流鼻血和月经期间。人参具神经兴奋作用,须小心使用。
  药物和人参可能之交互作用包括:人参和降血糖药物glipizide、insulin、metformin、tolazamide、tolbutamide及troglitazone并用,因人参有降血糖功能,与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并用可能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人参也可能降低warfarin效用,人参和酒精并用可延缓胃的排空时间,降低酒精血浆中浓度,可能降低酒精效用。人参和phenelzine并用,可能使患者头痛、失眠之副作用加重。人参和nifedipine并用,可能增加nifedipine血中浓度,而增加nifedipine副作用。人参具神经兴奋作用,与精神兴奋剂(麻黄) 并用须小心。人参与雌激素(estrogen) 并用,可能引起雌激素过多。人参具促进免疫的作用,人参与免疫抑制剂并用,可能降低免疫抑制剂之功效。

银杏

  银杏可能之副作用包括:腹泻、晕眩、头痛、恶心。严重不良反应:过敏、不正常出血、昏晕。银杏并用药物可能之交互作用包括:降低Omeprazole血中浓度;
  药物和银杏可能之交互作用包括:并用trazodone可能造成过度镇定效果而增加昏迷危险;并用risperidone可延缓risperidone代谢,增加其副作用。并用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并用cilostazol(Pletal)增加出血风险。并用thiazide(hydrochlorothiazide、chlorothiazide、bendroflumethiazide、benzthiazide、hydroflumethiazide、methyclothiazide、polythiazide、trichlormethiazide)反而造成血压上升(机转不明)。 并用buspirone、fluoxetine使患者发生轻躁症 (hypomanic episode)。可能增加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风险,如高血压、高体温、意识状态改变、肌跃症。并用valproate sodium可能使癫痫复发。并用nicardipine可能降低降血压药物作用。并用Insulin可能降低胰岛素作用。

红麴

  红麴可能之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横纹肌溶解症。
  红麴并用药物可能之交互作用包括:并用ritonavir为肝脏酵素强力抑制剂,可能会增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并用cyclosporine为肝脏酵素抑制剂,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的可能。并用钙离子阻断剂(diltiazem、verapamil)会抑制肝脏酵素,增加红麴有效成分的浓度,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副作用。并用抗霉菌药(Itraconazole、Fluconazole) 为肝脏酵素强力抑制剂,可能会增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或许你不能完全理解以上卫福部网站上的说明,也不怎麽清楚你现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含有以上列举的药品成分。为了「自求多福」,如果你每天都要吞好多颗药物,或你正在接受治疗,甚至你或亲人是治疗中的癌症病人,立即与您所信赖的药师进行确认,至少要避免服用「健康食品」反而引起不健康。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