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正确的知识,做出明智的抉择!
《图解大肠直肠癌诊治照护全书》推荐序
文 / 黄达夫院长
在过去四、五十年癌症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如今,医师面对癌症病人不再束手无策,病人也不再认为癌症是绝症。现在的病人如果能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癌症,多数癌症病人都能恢复健康,过着正常的生活。所以,癌症已经被认为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气喘等一样,是一种可以经过治疗而治癒或可与病人和平共存的慢性疾病。然而,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具备正确的知识,进而做明智的抉择,接受正规的癌症治疗。
谈到明智的抉择,就不禁要提起不久前发生的世界大事贾伯斯的去世。在刚出版的《贾伯斯传》中,作者华特‧艾萨克森揭露贾伯斯於2003年10 月在做一次肾和输尿管的电脑断层扫描时,意外地发现胰脏有个阴影,医师建议贾伯斯立刻做一次胰脏检查。「但他总是故意忽视自己不想面对的问题」,经过医师不断地催促,後来,终於做了断层扫描。很幸运的,切片的结果发现那不是一般的胰脏癌,而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也比较容易治癒。如果他在那个时候马上开刀摘除,治癒率极高。但是,贾伯斯完全拒绝医师、妻子、好友的多番央求与规劝,就是不愿让他的身体受到手术刀的侵犯,而选择了另类疗法。就这样拖延了九个月,艾萨克森说:「我觉得史帝夫的意志坚强到相信自己可以用念力让世界按照他的意志来运作,但这种做法不是每次都行得通,现实是无情的」。果然,九个月後,贾伯斯看到的电脑断层影像,不但肿瘤变大了,而且可能已经扩散出去了,这时,他才接受手术摘除原发的肿瘤。
不令人意外的,2008年发现了肝转移,医师建议肝脏移植,他还是经过医师不断地催促才愿意考虑肝脏移植手术。做了决定後,一家人焦急地等了几个月,终於在2009 年3 月21 日等到一位年青人捐出的器官。虽然换肝手术很成功,但手术中,医师发现他的腹膜已经有癌细胞。此後,贾伯斯虽然获得最好、最先进的医疗照护,最终还是被癌症打败了!
不可否认的,贾伯斯是位奇才,他的想像力与在科技研发方面的专注与不屈不挠,成就了他在科技文明史上不朽的地位。但是,他却因为在最初发现胰脏肿瘤时,过於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而做了不智的抉择,终於错失良机而英年早逝,於2011年10月6日辞世,享年56 岁。怎不令人痛心扼腕!
在国内谈到大肠直肠癌时,大概有不少人难免接受到神经外科医师许达夫经由写书及部落格等所传播的另类癌症医疗观。许医师常以他自己罹癌的经验来推销他自己诊所提供的自然疗法,而有误导病人之嫌。我不得不藉着为此书写序的机会向读者做个说明。确实如他在书中写的,许医师被诊断罹患直肠癌後,在和信医院接受了「术前的化学及放射线同步治疗」。根据本院的治疗计画,他在完成化学合并放射线治疗後,须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就如陈建志医师在直肠癌术前合并放射及化学疗法一节的说明,有些病人在接受术前的化学合并放射线治疗後,效果很好,在影像检查时,已经不见肿瘤的踪影。并且,根据本院的经验,约有12%的病人术後的病理检体也找不到癌细胞。但是,以目前的医学科技并无法侦测到可能已经经由血行而流窜到远端的微少癌细胞。更何况,大多数病人的手术检体仍然可看到残余的癌细胞。所以为保险起见,目前国际癌医界的共识,仍然建议所有第三期的直肠癌病人在接受化学合并放射线治疗後,都要接受手术及後续的辅助性化学治疗,来争取最高的治癒机会。许医师在做完化学与放射线治疗後,因肠镜检查时的小区切片没有看到癌细胞,而原先的症状也已完全消失,就选择不接受後续的手术及化学治疗。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我们给予尊重。我们只能说他打赌成功,他的运气很好。别的病人则不一定有他的运气。所以他今天去建议其他的病人采用缺乏实证医学支持的另类疗法,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希望国内的大肠、直肠癌病人看过此书後,多少能对当今国际公认的癌症医疗有正确的认识,进而能引导他们为自己做明智的抉择,才不会造成自己与家人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