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与快乐 (上)

[最後编写日期:2018/09/28]

 (高树摄)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当朋友开始恭维你看上去很年轻时,可以确信你就正在衰老。老之将至,不是慢慢变老的,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老之为物,是说到就到的,临老的预先准备有其必要。……

文 / 郑春鸿 (文教部)

     一项最新发表在【年龄和衰老】(Age and Ageing)期刊上的研究显示,快乐可能是长寿的关键,老年人越快乐寿命越久。这项研究发现快乐与老年人中的全因死亡可能性下降相关。这项研究调查了 4,478 名年龄≥60 岁新加坡人。他们发现,「快乐评分」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死亡的可能性下降 9%,快乐老年人全因死亡的可能性比不快乐老年人下降 19%。

    虽然研究资料是这麽显示,但是快乐和长寿有没有关联,这确实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长寿」是可以量化的;但是「快乐」是甚麽?就很难说清楚。新加坡人的「快乐」和台湾人的「快乐」有差别吗?台湾的科技族心目中的「快乐」和一般劳工的「快乐」标准是一样吗?恐怕也有相当的差异。何谓「快乐」?很难放诸四海而皆准。不过,如果你老了,你的最後快乐的机会可要把握。作家冰心在《霞》中说的:「快乐像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我们生命的天边重迭着, 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青春是相爱的佳期,晚年是从善的良辰。就在此刻,让我们细数造物者给予你我的恩典。

    调查发现,39.5%高龄者觉得健康状况不太好或很不好,只有18.3%高龄者常觉得日子过得很好或能享受人生,其余8成多则是常提不起劲来做任何事、常觉得很不快乐、常觉得心情很不好、郁闷、寂寞、孤单、伤心、悲哀或胃口不好,可见不快乐的老人还真不少。

    相对於「快乐是甚麽?」,或问「不快乐是甚麽?」也许比较具体。几年前,一项由国科会委托进行的大规模针对2000多名65岁以上的高龄者及45~64岁中高龄者,进行居家安全、健康状况、休闲活动、交通经验及经济安全等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国内65岁以上老人受到身体病痛、行动不便等因素影响,高达8成以上过得并不快乐,中高龄者有心事时除了老伴外,最常找邻居倾诉,而非子女亲友。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当朋友开始恭维你看上去很年轻时,可以确信你就正在衰老。老之将至,不是慢慢变老的,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老之为物,是说到就到的,临老的预先准备有其必要。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是甚麽?以下我举其数端分别论述之;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第一是孤独

    研究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承认自己有经常性孤独感。尤其退休後,忽然减少了可固定互动的人群,可能从外向乐观转为消极被动。老年的最大悲哀不是身体的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以及思想节奏的呆滞。晚年在心头犁下的沟痕比留在脸上的皱纹更多。懂得如何迈入晚年是智慧的杰作,同时也是人生这一伟大艺术中最难谱写的篇章。

    林语堂《论老年的来临》里说:「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这种把青春「储存」起来,以便老来冬眠所用的说法,真是有趣极了。作家萧干读了〈尤利西斯〉之後也有感而发说:「人到老年,有时也会有一种逆反心理:偏要干点只有小夥子能干的事。」或许有这麽点傻小子的干劲,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尽管如此,但是多数的老年人还是常常满足於既往困守的已成之局,思考多於行动,议论多於决断;为了事後不後悔,宁肯事前不冒险。这正是孤独的起点,因为老人的思想节奏根本就跟不上时代,勉强装出少年气味,立刻就自觉得有了呆气。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第二是生病

    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有高达80%以上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根据统计,国人平均寿命为79-82 岁,但真正健康状态(生活自理,跑、跳、走一切正常)平均只到68 岁左右;也就是说,生命中最後的10几年都在辅具、药物、复健、无尽病苦中度过。失去青春就够凄惨的了,然而,最令人伤感的还是通过疾病的大门进入垂暮之年。老人并非怕死,而是担心卧床太久,生活无品质,生命无尊严。

    病,有时不是身体不舒服才发现的。老人爱做健康检查,报告一出炉,机器就会自动地就被派给你几个不知道也没事儿的病名。既然病不可免,没事儿病他一场,只要不太严重,也有想不到的好处。所谓「贫病知朋友,离乱识爱情」,叔本华说:「回忆我们克服了的窘困、疾病、缺陷等等使我们愉快,这是享受眼前美好光景的唯一手段。」不过要记得,生病还是要到处走走。躺在床上休息,比任何事都容易招惹疾病。工作是治疗人类所有病痛与悲伤的疗药,对你的病情有益。尤其当罹患严重的疾病时,病人对康复是否有信心,会影响身体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信仰机构,能转化希望,培养期望的力量,使求生的意念变成抵抗疾病的正面因素。不需要把黑暗或生病的日子视为惨澹难挨的日子,因为它经常能够激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思虑,甚且带来某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一个人不需要把黑暗或疾病视为一个结束,而应该视为一个成长的开始。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第三是没钱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2015年出版了《下流老人》一书,「下流」就更确定有了新解,代表「贫穷」。而「下流老人」是指日本年轻时是年薪400万日圆以上(台币月薪5万以上)的中产阶级,却因迈入熟龄期(55岁以上)之後,发生了某些情况,如生大病、孩子是啃老族、熟年离婚、失智等等,而沦入贫苦阶层的人。

   「钱」果然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资产在500万(以下均为日圆)以下的下流老人,常被日常支出及债务追着跑,平均来说幸福感比拥有5,000万资产者低很多。上流老人多是用钱赚钱(资产收入为大宗);贫困老人则除年金外,缺少其他收入。而造成贫困的主因是重大伤病,贫病交迫互为因果。日本虽也有全民健保,但跟台湾一样要部分负担,不给付项目也愈来愈多,特别是新药、新科技。综合研究结果,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资产(最少要有2,000万以上),有气味相投的朋友,家人感情和睦,都是幸福的要件。

    其实,人生需要多少钱才足够,真的没有一定的数儿。有人很富有,但钱始终不够花用;有的人钱不太多,但却打发得很好。钱之为物,要懂得以最好的方法赚钱,才能心安理得;要会把金钱处置得当,才不会遭人构怨;要会利用金钱生产,才能财源不断;最困难的事要会理性地使用金钱来改善生活,并和亲友们共同享受。若是没有这几件本领,生活就能如意了。金钱多了,也有害无益。如同蓄水池一般,水越灌越多,若是没有相当出路,那末,水满之後,必定会溢出。或许还会把水池冲垮,使满池的水,一流而尽。

    当你觉得自己的钱不够的时候,你可以这麽想,每一个明天,你跟最富有的人都一样富有,因为大家都拥有一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时间是衡量人生的标准,一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你不但和比尔盖兹拥有同样的白天时间,你甚至可能拥有比他更多的睡眠时间。神创造睡眠的人!它真是饥饿时的食物,口渴时的甘泉,寒冷时的热气,炎热时的清凉,国王和牧人,智者与愚人每天都需要睡他一觉,而你的烦恼比富人少,也许你睡得比他多呢!

    有人能积财成了富人;有人怎麽着省钱卖力就是只够日用饮食,这跟学经历、干哪行都没啥关系;跟胆子大不大倒有些影响。书读得越多越好的人,胆子通常越小。当你怎麽想,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大钱的时候,请你务必把身体养好。因为健康的穷人胜於有病在身的富翁;真正的财富是健康,而不是金银财宝。富人赚钱太累住了医院,你却能生冷不忌跟老友在路边喝啤酒,虽胆小无财,也算扳回一城了。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第四是怕死

    青年人人各有异,可是老年人看上去都是一副面孔。甚麽面孔呢?一副怕死的面孔。莎士比亚说:「一个带病的人,宁愿永远生活在痛苦呻吟之中,也不愿让死亡这一服药到病除的良药治癒他的疾病。」研究指出,有四分之一老人对死亡焦虑、不知所措,甚至极度恐惧。人们惧怕死亡犹如小孩惧怕黑暗,也像小孩在听了闹鬼的故事後,那种与生俱来的畏惧。人们怕死的心理就是如此。其实,你或许可以回想过往的人生,在我们的生命中,隐藏着无数次的死亡,每一次都有可能致我们於死地,我们似乎都没怎麽害怕,可是我们对於结束一切痛苦的死亡,却那样害怕。

    死神在天上有自己的星宿,在地上 有自己的领地,它看中我们的弱点,打击我们不堪一击的肉体。事实上,在一切可怕的事物中,死是最不值得害怕的,因为死神已在这块土地上因处飞舞:你几乎可以听得见他搧动翅膀的声响。死亡不可怕,垂死才可怕。死亡是一点一点吃掉我们的,并不是一口吞下去。

    萧伯纳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地狱之门。但我们是由这扇门走向外面,而不是从外面跨入这扇门的。」死,终归来临,早死晚死并不要紧,关键在於好死还是赖死。好死往往意味着可以避免赖活的危险。死甚至能使平凡变得不平凡。希望在任何情况中都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希望的安慰,贫 困、疾病、囚禁的悲惨境遇就会变得不能忍受。绝望是走向死亡的疾病。马克•吐温说:「我们要努力把一生好好地度过,等到死的时候,就连殡仪馆的老板也会惋惜。」

老年人不快乐的原因,第五是虚空

  【圣经/传道书】有一名段说:「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这里说的「虚空」跟前面说的孤独不同,虚空是终极的孤独,是对世界宣告自己的失败。法国哲人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上说:「所有的老人都比孩子更眷恋生活,都比年轻人更舍不得摆脱。这是因为,他们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这一生命,但在生命行将结束时却发现往日的辛苦全是白费。」大概就是这各意思。所幸,现在大家都活得满长的,在老年时,会有许多闲暇的时间去计算那过去的日子,把我们手里永久丢失了的东西,在心里爱抚着。智者的後半生就应该注重纠正以前曾有的愚蠢、偏见和错误。回忆于中年人是奢侈,於老年人是补偿。如果你老了,千万不要放弃上帝给你的这个最後的补偿。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说:「一个老年人是第二次做婴孩。」这个时间说短不短,但说长也不长,就看你何时醒悟,如果你60岁醒悟,你大约有10-20年去重新做婴孩;如果你80岁才醒悟,那麽人生列车已经快到终点站了,你可能只剩下道谢、道歉及道别那短短的谢幕时刻了。不过无论如何,总还有个谢幕的节目,唐朝诗人刘禹锡说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挥一挥衣袖,抖落而不带走美丽的云彩,身段也还算有模有样。(待续)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