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与放射线诊断
文 / 詹光裕医师 (放射诊断科)
医学院四年级时,许梦兰教授教我们诊断学,带着我们在医院进进出出。看他凭着一支听诊器,外加两只手敲敲打打,疾病的诊断就出来了,心中好不佩服。等到真的当了内科住院医师才发现其实不然,疾病的诊断常常得就教於其他的同侪,尤其影像检查经常得问人,因为很多问题连主治医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翻开学生时代的笔记,再回想当年教授们的授课内容,发现依旧帮不上忙,决定效法潘宪医师的做法,进入放射科沉潜个两年,再回到内科继续奋斗。
渐渐地,我才知道放射诊断除了X-光之外,还有超音波,电脑断层,这些都是过去教科书上只有两行简短说明的新事物。此时,已是眼前的例行检查,当然,那时候只有像台大或荣总这类的医学中心才有如此的设备。至於核磁共振要到1982年底,才有幸在外宾的演讲中,首次听闻。
犹记实习时,一位外科名教授的口头禅是:「开进去再说!」豪气与勇气皆十足,等到住院医师时期,最常听到临床科同仁说的是:「放射科医师的看法是什麽?」
当时正是放射诊断学突飞猛进的年代,我几经思维,决定投入放射诊断的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天天皆有挑战,有趣的事始终不断,我就这样竟然没再回到内科, 一晃已将近三十年。
放射科医师(Radiologist)和内科医师共同的地方是:「绝对不能离开病人凭空想像」。影像看不懂,最好回去问问病人的病史, 甚至理学检查做一次,拿起电话与病人的主治医师讨论更有帮助,虽然会多花一些时间,但保证不会有遗憾。所不同的是,放射科医师用特殊的听诊器(放射线仪器)来协助病人找出疾病的症结,甚至给予治疗,正是所谓的殊途同归 。
放射科医师和内外科医师一样,也有分次专科,例如:神经放射线,消化系放射线等等,目的是精益求精、分工合作。 癌症的影像医学诊断,也是自成一门专业(次专科),目标总是希望能在最小,最早的时候找到肿瘤,让治疗计划正确地执行,能减少「不预期的意外」。我是到了和信治癌中心医院才开始认真学的,也只有在和信,才有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众多同仁身上学到这麽多。同事也是我最好的老师。
除了医师之外,放射科还有很多的专业人员,包括:放射师、护理师及医学物理师,他们的任务在确保检查能正确,且安全地进行,无论病人或是各种仪器皆然。
这些道理,人人都了解,但实际执行时,可不见得人人都做得到。举例来说,我们科里编制了13位护理师负责病人的排检、卫教、照护及术後追踪等业务。在很多医院只愿意请三分之一的人力来做这些事。癌症病人需要专业的治疗与照顾,没有恰当的人力,品质必然打折扣,其他都是空谈。当理念碰到实际的时候,能确实做到真是不容易。
癌症诊断必须正确,治疗才能成功;放射诊断是确保诊断正确的利器,必须在正确的心态下使用,才能达到医病双赢的境地,这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