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大都是「龟毛」份子
文/惠子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台湾病人网「逛逛」,见着郑主任号召大家一同来完成「癌症1000问」这项大志业时,我来来回回详读好几遍,也心心念念能尽绵薄之力,然而写作需要灵感和动力。
回诊时余本隆医师说:「七年无恙,不容易!要知道以你的状况,安全机率是偏低的。」离开医院前带了份双周刊,於火车上再看一遍「癌症1000问」後,则比较有信心着手回答相关问题。身为当事人对於每一提问似乎都心有所感,暂且择「癌症的发病、复发和压力有关吗?」此主题发表浅见。
我发病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压力
个人认为心情与压力和癌症绝对有关,否则为何家人吃的、喝的、用的、居住的环境几乎相同,而我也不输他们忌口,却只有我得了癌症。当时我才37岁,那些在同样条件下生活更久的兄姐或长辈们为何不会得癌症? 所以我会认为压力及心情是致病因子胜过遗传、饮食或环境。
我也和许多癌症病人一样,发病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压力,因此我认为「关键性的压力」、「超乎寻常的压力」跟癌症确有密切关系。
压力大会影响睡眠及心情,睡眠品质不佳未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精神体力也会跟着变差,因此也会减少户外活动,细胞含氧量也就变少了。种种连带影响,免疫力下降,日积月累至一发不可收拾。回想发病前的生活状态,不就是这样的写照。
那些不快和心灵折腾是恐怖的危险因子
没有病过,忙忙碌碌从来没想过压力大小会有什麽影响,也就日复一日无声无息的累积下去却不自知。直到发出警讯,再回头审视才发现原来那些不快和心灵的折腾是恐怖的危险因子。
压力自我测量的方法,可从睡眠品质及心情来观测,但很难有个标准的数值来界订。也不知压力要大到怎样的程度才会影响癌症的发生?我想没有发过病的人,不会知道自己压力的临界点在哪?何种程度之压力会爆发癌症也是因人而异。
相同的工作,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压力大小的差别,乃因人人个性、特质、成长背景不同,面对相同事务之处理能力及成果也不会一样,再则自我要求的标准不同,压力更因而有别了。
癌症病人大都是「龟毛」份子
完美主义的人压力比较大,「马大哈」型的人,生活就没啥压力。做同样的事,有人觉得压力大;有人觉得压力小?照我和癌症朋友相处的观察,癌症病人大都是「龟毛」份子。
以上几点我有些默认了,因为身边病友姐妹发病前几乎个个都有心思细腻、善解人意、负责尽职,竭尽所能做到最好的特质,甚至有苦有怨往肚里吞的大好人。就少见那大而化之、率性凡事不在乎、直来直往的呛剌姐妹。
压力过大可能出现心情低落、沮丧、害怕、忧郁、哭泣、脾气暴躁、失眠、异常活泼、话多、点子多、喜爱购物,若持续有其中任何一项或多项症状,都可能是精神出了状况。这些症状是专家说的,也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实证。
还好身心科徐圣辉医师即早介入帮我
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可能出现精神疾病却不自知。当时原本以为突然要面对痛苦难熬的化疗,人人都会想逃是正常的,就连家人也都没有警觉。我不知道是否因为护士听到我说:「这麽痛苦不如死了算了!」而通知身心科医师?或者和信程序上本来就会安排身心科医师对癌症病人访视?总之次日徐圣辉医师就到病床边来聊聊,就这样开始「身心双管齐下」的治疗。还好身心科即早介入,否则现在的我不知人在何方?因为之後精神状态有好长一段时间起伏不定。
身心是一体、相辅相成的
身体病了如何能无牵无挂?是必会影响心情。而心灵病了细胞也不会强壮,免疫力也会下降。曾经我就给身心这两大问题给打败了,当我忧郁时害怕癌症会不会因此复发,而越来越紧绷。为何会忧郁?也因潜意识里仍畏惧癌症延伸的一些改变(也有可能是化疗造成荷尔蒙急速下降造成的)。忧郁自然睡不好,睡不好又想到没有充足的睡眠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总之就这样恶性循环纠缠不清了好一段时间,简直痛不欲生。所以身心是一体、相辅相成的,若两者皆病了,必须同时接受治疗才是上策。
心情好,治疗效果就提高
心情压力与治疗的成效有关吗?会不会心情好,治疗效果就提高?如化疗时,心情好自然睡得较好、也较吃得下,如此一来身体强壮了,肝指数、白血球也能符合标准,这样治疗才能如期顺利进行。再则心情好也象徵面对的能力及求生意志较强,相对治疗效果必然较佳才是。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舒压,才能营造出幸福慢活的氛围
保持心情平静,减少压力,对癌症复发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自己在这方面很用心也有极大的调整,也认为这是七年未复发无任何其它病变的重要因素。生活中仍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如经济、工作、家人相处、孩子教养…等压力。唯有透过一些方法来舒压,才能营造出幸福慢活的氛围,所以有些压力是可以自我调控的。没有人不害怕复发,唯有转移目标找到自己的兴趣,不常去想起「它」,渐渐淡忘它,自然能降低产生恐惧的频率。
我的舒压的方法提供您参考
舒压的方式很多,可依自己喜好和性向来取决,而让我心情能够得到平静和快乐的舒压方法有如下种种。徜徉在大自然的环抱是活络细胞,补充能量之最佳途径,如旅游、走山,无需大费周章登山,附近小山、步道走走都好。
运动,选择能持之以恒的健走,也经常做五行健康操,这段时间是我最能静下来省思或沈淀的时候,因为没有电脑、杂务等牵绊。
艺术创作则能让人产生喜悦和成就感,创作能让人沈浸在美丽的事物里,让心灵有发挥和释放的空间,对於身心疗癒有极大的成效,如摄影、手作(拼布、编织、蝶谷巴特拼贴)。
阅读书报杂志、收听广播电台、脸书交流(非游戏),不仅能增广见闻,还可透过他人的生命故事得到启发,经常也因某段文字、某一句话而豁然开朗得到激励。
书写,有些感受总藏在内心深处某个角落,有的不想说,有的说了也未必旁人能懂,透过书写或交流获得宣泄。如部落格分享、投稿等,常能引起共鸣或与同好砌磋,让自己更加成长。
音乐欣赏,其中最特别的应该是「绿钢琴」曲夜夜伴我入眠。曾经尝试换过其它音乐,但没有一首能取代它所带给我的祥和与宁静。除了曲目最为轻柔外,因为它也是陪伴我21次放疗时播放的音乐。乐声响起,让我充满感恩,感恩又度过美好的一天,感恩没有辜负医护人员的努力,感恩亲朋好友一路扶持,感恩躺在温暖的床舖上而不是那冰冷的放疗台。想着想着很快就进入梦乡,次日醒来精神饱满迎接更美好的一天。
广结病友,生病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互相勉励彼此加油打气,才不孤单。两个陌生的病友,正因得了相同的疾病,不一会儿就可以热络起来,有的进而成为长长久久的朋友。有能力帮助新病友时,不仅仅是功德一件,也造福他人成就了自己。毕竟健康的人再怎麽善解人意,医师再怎麽竭尽所能,总是隔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