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書訊

有願景的憤怒
2007/04/19
[ 最後編寫日期:2010/11/12 ]

人的潛力其實是無限的,很多時候,當你被情勢所逼,就要面對它,設法克服它。度過重重難關後,有時連自己都會對自己的能耐感到驚訝!

「醫療的對象是人,優質的醫療與服務需要付出必要的成本,因此,站在生命無價的觀念下,我們應該堅持健保支付必須反映成本。」黃達夫教授在書中不僅針對政策與制度提出建議,也強調「病醫關係應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出錯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並承擔責任。」並期許醫護人員藉此機會檢討改進,立刻補救,避免同樣的錯誤繼續發生。

從美國回台十餘年來,堅持優質醫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黃達夫院長,常常為文痛批國內醫界怪現象,他在一次受訪時解釋他的「怒氣」:我覺得國內太缺乏有「義憤」的人--不怕人家和他作對,不怕這個社會圍剿、抵制他,只要他認為是對的就要去做。過去,不管是在報章雜誌或者是在個人的談話裡面,我該說的都很清楚的表現出來,有些人會覺得我好像太強勢了一點,但無論如何,我是這樣做了。我心想,假如我沒有這樣表現出來,那這十五年也就白過了。繼引起廣大迴響的《用心聆聽》、《用心,在對的地方》二書之後,黃達夫院長以《有願景的憤怒》一書,證明他不僅是坐談憤怒的評論者,也是言行一致的願景實踐者。

  《有願景的憤怒》是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對醫療亂象,乃至社會弊病,所發出的不平之鳴。此外,更提出懇切的建言與改進的方向,期許能將憤怒化為改革的力量! 針對問題叢生的健保制度,黃達夫提出「論質計酬」的給付方式;在緊張的病醫關係氛圍中,他重申用心聆聽、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並以己身經驗展現何謂真正的視病猶親;對於醫學生的選擇、評鑑和指導,也一一提出具體可行的方式,期待未來的醫者都是醫德與醫術兼具的良醫。

  此外,源於國內民眾常有錯誤的醫療觀念,黃達夫一一解析,讓大家有能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醫療品質。滿懷宗教家般的熱忱的黃達夫,致力於台灣醫療水準的提升以及醫學教育的改革,十七年如一日。書中提及的改革健保制度、重建病醫互信、支持健全的醫師培育計劃,都與我們的權益息息相關。

推薦書訊

如何挑選醫學生 2007/04/23

本書主要是將2002年5月25-26日之「如何挑選醫學生」國際研討會、高中座談內容,以及相關文章收編於內,不僅讓國內醫學界有更多反思,更讓關心醫學教育的社會大眾也分享目前各校招收醫學生的理念,並瞭解成為一個好醫師所必須具備的特質。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