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最後編寫日期:2022/04/11 ]

設立緣由

黃達夫先生自1989年底回國,經過將近二十三年在第一線參與臨床工作的經歷,了解到國內醫療問題的癥結是國內醫學院與教學醫院之教育觀念沒有更新、制度不健全、優良師資短缺以及教學與執業環境惡劣,導致醫師養成教育成效不彰,醫師素質參差不齊。且過去五十年來,公、勞保及目前全民健保制度之設計不良,給付不合理,扭曲了國內醫療作業的型態,導致醫院的經營普遍重視服務量的成長而忽視了品質的要求,注重財務的發展而遺忘了醫療的成效。整個醫療照護體系傾向利潤的追求而迷失了其維護國人健康的使命。

要全面改善國內的醫療,必須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改善醫師的養成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醫療品質監控的機制。因此本基金會之任務有二:

其一是優良醫師的培養

其二是醫療品質觀念的倡導與品質確保工作的促進

設立目的

本會以培育優良醫師,倡導醫療品質觀念及執行,期能改善國內的醫學教育,醫療品質,健全國內的醫療體系,使國人能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並達到維護全民健康的目的為宗旨。

主要工作目標設立優良臨床醫師講座,補助部份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教學或醫院品質確保工作。

  1. 設立優良研究醫師講座,補助研究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基礎之教學及研究工作。
  2. 派送國內資優醫師短期或長期出國進修,並提供其旅費、生活費及學雜費等。
  3. 邀請國外客座教授來華做短期或長期教學,並提供旅費、生活費及教學費等。
  4. 倡導醫療品質的觀念,建立品質指標,進而協助衛生主管單位成立公正的第三者品質監控組織。
  5. 其他有關社會科學、人文、基礎醫學、科技等教育活動之促進。

 工作成果

1.舉辦教師學習營

自1999年起,至今已舉辦過8次教師研習營,邀請國外醫學教育專家指導教學技巧與經驗分享,受訓種子教師超過250人。

2.舉辦台裔美國醫學教育研討會(Taiwanese American Scholars for Medical Education

本會自1998年起舉辦各種國際醫學教育研討會,至今邀請數十位海內外學者專家和國內各醫學院的敎師互相觀摩、分享經驗,以期提升國內醫學教育素質。2008年更為促進醫師臨床勝任能力以及人文素養,建置「台裔美國醫學教育學者團隊TASME」平台,與國內醫學生及教師分享他們醫師養成教育過程的經驗,並協助邀請美國醫學教育大師來台演講,以增強醫學院老師教學的能力與技巧。

3.健康照護促進中心工作之推展

2004年成立健康照護促進中心(Center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CHI),以提升台灣醫療品質並協助基金會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為目標。CHI與哈佛大學商學院Michael E. Porter教授合作,以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乳癌照護模式為範例,並檢視台灣醫療系統及全民健保制度,此結果於2010年已列為哈佛商學院的課程教材受到國際肯定。黃達夫董事長於2008年受邀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教授,CHI舉辦研究倫理種籽師資修習營,並翻譯出版研究倫理教學手冊。在醫學教育改革方面,CHI於2010年4月8-9日於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舉辦Medical Education Summit/Value-Based Health Care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未來則希望結合亞洲主要國家組成亞洲醫學教育合作聯盟(Asia Collaborative on Medical Education, ACME)

4.選薦醫師至美國Duke醫學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

有感於在國外接受完整醫學訓練的醫師回台參與臨床服務與教學的醫師日益減少,自2010年起,本會將臨床培育計畫延長到住院醫師訓練。預計每年薦送內、外科各一位住院醫師赴杜克大學醫院接受完整紮實的住院醫師臨床訓練後,回國加入臨床教學團隊,以成為醫學生與住院醫師的典範,替台灣培育更多具備全方位臨床能力、人文素養、熱情、認真又負責的好醫生。目前已有兩位醫師在杜克大學醫院接受內科住院醫師訓練。

5.選薦醫學系學生至美國Duke醫學院研習

2000年起每年選派3~5位醫學生至美國杜克(Duke)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接受3個月臨床實習,截至目前,已有45位醫學院學生受惠於此專案,體驗不同的學習經驗,而成為促進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種子。本會期望能藉此拓寬國內醫學生的視野,帶回杜克大學珍貴臨床經驗,成為國內醫學教育改進的媒介。也希望能促使國際學生持續維持良好朋友關係,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成為終身學習伙伴。本會擬於2013年集結出版醫學生出國實習心得,讓國內關心醫學教育者也能分享美國杜克大學的教育經驗。

6.與天下合作譯書及贈書活動

為了提升國內醫生讀好書的風氣,2002年起每年由基金會推薦2~3本發人深省的好書,與天下文化出版社合作翻譯、出版。2002年至今本會共出版了20本醫學人文叢書。書籍出版後,皆贈予兩千多冊給全國各醫學院校,期能激勵醫學院教師、醫學生、住院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從醫療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和自我的期許。

7.改善台東地區癌症病人醫療照護品質及加強一般民眾的預防醫學觀念

內政部公布2010年國人平均餘命數據,台東縣民比台北市民少活8.2歲,一個台灣有著兩個世界的問題,多年來始終無解。臨床上看到許多癌症病人在台北與台東之間疲憊奔波與金錢的耗損,而且飛機票與火車票常常是一票難求。為此,本會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及台東基督教醫院合作,希望將來大部分台東癌症病人治療與護理照顧盡量可以在地化,得到舒適的照顧,同時治療的結果可以與北部水準好的癌症醫院相當,拉近城鄉之間的醫療差距。工作目標:

第一、改善台東地區癌症病人醫療照護的可及性與連續性

第二、提昇台東地區當地醫護人員的癌症照護能力

第三、衛生教育計畫,從小學教育的推廣到一般民眾的教育著手,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

8.醫藥新聞獎之設置

為促進新聞專業暨新聞倫理,以提升醫藥新聞報導品質,2007年首創「醫藥新聞獎」。期許媒體善盡媒體的社會責任,報導正確的醫療資訊以及促進醫療品質提升的議題。本獎不僅在表揚、鼓勵傑出現職新聞從業人員,也希望提醒國人重視醫藥傳播之品質。2007年至今計有5篇報導得獎,分別是「藥物過敏:不可不知的藥害」、「追尋失落的大愛」、「台灣防疫故事」、公視「獨立特派員」節目中,報導一系列北歐老人福利的作法、「我要健康長大」。

 

推薦書訊

醫療抉擇 2013/08/16
作者古柏曼醫師以感性的筆與卓越的臨床技巧見長,這回與他的妻子哈茨班德醫師攜手合作,探討醫療決定的複雜。

 本書除了作者的序言,一共分為九章,分別探討各種不同的臨床困境。作者在〈前言〉裡坦承,我們在醫學院教學很少花時間指導醫學生與年輕醫生了解病人如何做醫療決定,作者引用醫學教育泰斗歐斯勒教授(Sir William Osler)的名言,「面對複雜難解的疾病,你該好好聆聽病人說的話,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話裡面」。作者希望這本書可以促成醫生多用心了解病人做決定的心路歷程,並且鼓勵病人與家屬主動與醫師溝通,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幫忙病人找到他們能夠接受的理想治療。

 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我們常不知如何做決定。不管是考慮吃降血脂藥,或是得了癌症必須選擇治療方式,你我都被四面八方湧來的資訊給淹沒了--包括醫師的建議、各科專家的不同意見、令人困惑的統計數據、互相矛盾的媒體報導,還有親朋好友的熱心推薦、網路上的說法、以及藥廠的廣告等等,往往令人無所適從。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