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镜检查
瘜肉是什麽 |
瘜肉是一种肠道生长的突出组织,有些瘜肉的形状是有茎,看起来像香菇,有些是扁平型的,大部分的瘜肉都是良性的,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化,有些瘜肉会发展成恶性变化;切片或切除的瘜肉,都必须要病理切片检查,以便确认瘜肉的组织学变化,医师无法以瘜肉的外观去确认瘜肉的性质,虽然医师的经验丰富,但病理检验结果是最客观。通常大肠瘜肉不会有特别的症状,所以建议最好定期筛检,例如大肠镜是一个很好的筛检方式,当瘜肉刚形成之时将之摘除,有助於早期癌症的发现。 |
病理组织切片分类 |
附 注 |
增生性瘜肉 |
发现此瘜肉时,请无需紧张,这是最常见的瘜肉,最常发现於直肠或者乙状结肠。 |
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或者两者混合存在 |
若瘜肉大於0.5公分以上,有少部分的腺癌有癌化的可能性,经过瘜肉的切除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并依照医师建议定期追踪。 |
发炎性瘜肉 |
此种瘜肉形状不规则,发生於黏膜溃疡後又新生出来的组织,通常有发炎性大肠疾病(IBD)的人,需要定期大肠镜的追踪检查。 |
黏膜下病灶 |
黏膜下的变化,可能是淋巴聚集,脂肪瘤,肌腺瘤或类癌的变化,可透过内视镜超音波的检查确认诊断。 |
大肠溃疡 |
黏膜溃疡形成发炎,有可能导致出血或腹泻,原因不明,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可以归类为发炎性大肠疾病(IBD),因大肠黏膜发炎而形成溃疡,导致出血及腹泻,此症多为慢性症候,不容易治癒,但透过药物的治疗情况是可以控制的。 |
癌症 |
经切片证实後,则须至门诊安排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是否须立刻手术治疗须视病理切片中癌细胞侵犯之范围、肿瘤之大小及病人身体状况而定。 |
具大肠癌症家族史 |
若这次检查结果正常,建议仍每年安排大肠镜检查。 |
无大肠癌症家族史 |
若这次检查结果正常,建议3-5年後再安排大肠镜检查即可。 |
大肠憩室 |
憩室症是指肠胃道内表层较薄弱的区域往外突出有如囊状的结构,大部分的患者不会有任何不适,少部分患者会憩室炎的产生。 |
大肠黑变病 |
常见於长期服用泻药後的大肠黏膜变黑的一种症状,大肠黏膜层的色素沉着呈现褐色到黑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