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幽门螺旋杆菌的面纱

[最後编写日期:2015/10/15]

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占大多数的胃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难以治癒的疾病。透过抗生素的治疗,多数人均可在短时间内将疾病「治癒」……

文 /林南元 药师(药剂科)

  科学的进展,常如同瞎子摸象,摸到什麽是什麽。就好像当初人们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单纯的以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一般。当下合理的解释,觉得没有甚麽问题,但随着更多证据的发现,往往又推翻先前的合理解释。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与胃溃疡的关系,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早在1875年就有德国的解剖学家在胃黏膜里发现这种细菌,但幽门螺旋杆菌对培养的环境需求极高,一直无法成功的被培养,而被误认为实验室检体的交叉污染。百年之後,到了1981年,澳洲医师华伦(J. Robin Warren)与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在胃溃疡病人的检体中,发现有「看似细菌的生物」存在。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在胃酸里不可能有细菌存活,但两位医师还是坚持相信自己眼睛,经过37次的失败,终於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
  即便如此,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还是不能证实它与胃溃疡的关系。当时胃溃疡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觉得跟紧张压力有关,有人发现跟饮食习惯,爱吃刺激性食物有关,也有人发现抽烟喝酒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溃疡,但从来没有人想到这竟然是一种传染病。1984年,年轻的马歇尔医师终於决定「以身试菌」,勇敢地喝下含菌的肉汁。过了几天,他果然出现呕吐等胃溃疡的症状,内视镜检查发现溃疡,检体也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并快速的经由抗生素治疗而复原,就此改变了医界对胃溃疡的看法。
  从此之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便如火如荼展开。它除了被证实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主因外,长期溃疡也是导致胃癌的主因。於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第I类致癌原生物,与抽烟导致肺癌的因果关系相当。当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时,评审委员会表示:此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直到今天,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占大多数的胃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难以治癒的疾病。透过抗生素的治疗,多数人均可在短时间内将疾病「治癒」,不会像过去用中和或抑制胃酸的药物治疗,容易再度复发。药物的选择也不断的演进,从最早的药物次水杨酸铋(basic bismuth salicylate),发展到後来二个、三个、四个药物的合并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逐渐攀高。目前医界最常采用三种药物的合并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以及一个氢质子帮浦抑制剂,在经过10-14天的治疗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高达九成以上。服药的副作用轻微,通常只有一点的恶心、呕吐及腹泻。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的根除率与病人的顺从性有很大的关系。实验发现,如服用的药物低於处方总量六成,根除率将会降至七成以下,并会增加抗药性的风险。
  然而,人类与幽门螺旋杆菌间的这场恩怨情仇,是否会随着幽门螺旋杆菌的节节败退而结束呢?恐怕未必。幽门螺旋杆菌与人类共生的历史,长达六万年,它的遗传变异甚至可以被人类学家用来追溯老祖宗的迁徙模式。世界超过50%的人口都曾被该菌感染,开发中国家的感染率甚至高达80-90%,为何有些人会发病,大部分的人反而没有明显症状?过去百年,随着公共卫生的改善、抗生素的使用增加,在欧美这样的已开发国家中,幽门螺旋杆菌正逐渐的被消灭,胃溃疡和胃癌的罹患率也跟着下降。但在此同时,食道癌及胃食道逆流却不断增加,也有研究指出这可能跟幽门螺旋杆菌的消失有关。或许,人类在这场摸索与幽门螺旋杆菌互动的戏码中,还没真的摸清这头大象。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